国际企业家调查:了解中国中型企业的发展趋势
经合组织的报告预测,2024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近 5%,在 20 国集团国家中位居第三。 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总数的 60%,而出口则是实现预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宏观经济问题之后,全球商业在支持中国经济复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了解这种格局对中型市场企业的影响,我们最近对 14 个国家的 1400 名 C 级企业领导人进行了调查,他们都是年收入不超过 3 亿英镑且已进行国际扩张的私营企业。 我们称这些首席执行官为 “人际企业家”。
我们对基于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主在海外扩张时的驱动因素。
全球商业趋势:中国商界领袖是否认为未来 12 个月会有更多企业向海外扩张?
大幅增加 | 36% |
适度增加 | 56% |
无变化 | 8% |
海外业务扩展预计将增加
92% 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扩张的趋势正在上升,中国是其中最乐观的国家之一。 最不乐观的国家是日本,为 59%。
中国企业更愿意拓展哪些市场?
在以下地区或国家中,如果有的话,您/贵企业考虑向哪些地区或国家扩张? (请选择所有适用的选项) | |
---|---|
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 | 70% |
西欧(如德国、法国、英国等) | 55% |
北亚(如中国、日本、韩国等) | 52% |
南亚(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 | 47% |
澳大利亚/新西兰 | 38% |
东欧(如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 | 37% |
南美洲(如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 | 30% |
中东 | 25% |
非洲 | 6% |
北美是中国全球扩张的第一选择
尽管存在政治分歧,美国仍是中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中国每年平均向美国出口价值 5000 亿美元的商品。 这些结果表明,2024 年和 2025 年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有趣的是,欧洲是高于北亚的第二选择,在历史上仅次于北美。 这是否意味着在供应链挑战导致贸易减少之后,欧洲可以重新与中国接触?
是什么让一个国家对寻求全球扩张的中国企业更具吸引力?
以下哪项(如果有的话)对一个国家的国际扩张最有吸引力? [Select up to five] | |
---|---|
有利的贸易协定(如自由贸易区、外交伙伴关系或优惠关税待遇) | 60% |
与长期增长战略保持一致(如对特定产业的地区投资) | 54% |
技能和人才(如本地人才的可用性和对技能人才移民的开放性) | 54% |
未来经济增长前景 | 42% |
政府支持(如赠款、孵化器和导师计划) | 42% |
有利的税收政策 | 29% |
地理位置靠近现有业务 | 21% |
技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 | 19% |
透明的监管环境 | 18% |
与现有业务的文化和语言相似 | 18% |
有利的贸易协定是吸引中国首席执行官的主要因素
对中国受访者来说,有利的贸易协定最为重要,其重要性几乎是日本和德国等国的三倍。
透明的监管环境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最小(18%),与全球同行相比,受访者对科技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兴趣最小(18%)。
是什么促使中国的国际企业家进行国际扩张?
您的企业拓展国际业务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Select up to three] | |
---|---|
市场增长机会:开拓新客户群 | 50% |
竞争优势:抢先在新市场站稳脚跟 | 38% |
东道国政府的激励措施(包括监管框架和税收激励措施) | 38% |
人才招聘:从更广泛的人才库中招聘技术熟练的员工 | 36% |
资源配置:制造、供应链或其他资源配置机会 | 35% |
多样化:减少对任何单一市场的依赖 | 32% |
成本优化:利用较低的生产/资源成本 | 27% |
获取数字技术和创新 | 17% |
海外现有的个人网络 | 13% |
有一半(50%)的受访者表示,其企业进行国际扩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市场增长机会:获取新的客户群。 38% 的动机是东道国政府可能提供激励措施(包括监管框架和税收优惠)。 38% 的人表示,竞争优势:抢在对手之前在新市场站稳脚跟是企业国际扩张的动力。
中国企业从全球扩张中看到了哪些益处?
调查显示,56% 的受访者认为,加强战略定位和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国际扩张后获得的最大收益。 此外,48% 的人注意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提高,46% 的人观察到运营效率和成本节约得到了改善,40% 的人表示盈利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国企业家认为 2024 年国际扩张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国际扩张过程中的三大挑战 | |
---|---|
管理经济波动(如货币波动、通货膨胀或低增长) | 43% |
适应物流和供应链问题(如管理国际航运、配送和通信) | 42% |
寻找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例如,建立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关系) | 40% |
应对经济波动是雄心勃勃的国际企业家的共同技能
印度、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增长欲望强烈的国家与中国一样,都认为经济波动是国际扩张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挑战。
43% 的企业表示,企业在国际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管理经济波动(如货币波动、通货膨胀或低增长)。
其他重大挑战包括
- 适应物流和供应链问题(如管理国际航运、配送和通信)- 42
- 寻找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 (如建立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关系)- 40
- 驾驭全球税收法规(如转让定价、双重征税、增值税)- 39
风险:中国首席执行官认为 2024 年全球业务扩张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以下情况对贵企业的国际扩张或计划中的国际扩张构成多大风险?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稳定性加剧 | 破坏性风险 | 6% |
重大风险 | 16% | |
中度风险 | 41% | |
最低风险 | 35% | |
无风险 | 2%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
经济放缓或衰退 | 破坏性风险 | 4% |
重大风险 | 26% | |
中度风险 | 42% | |
最低风险 | 24% | |
无风险 | 4%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
金融市场和外汇波动 | 破坏性风险 | 9% |
重大风险 | 22% | |
中度风险 | 36% | |
最低风险 | 25% | |
无风险 | 8%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
网络安全威胁和数据泄露 | 破坏性风险 | 7% |
重大风险 | 12% | |
中度风险 | 42% | |
最低风险 | 27% | |
无风险 | 12%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
人才短缺和熟练劳动力缺口 | 破坏性风险 | 4% |
重大风险 | 26% | |
中度风险 | 28% | |
最低风险 | 32% | |
无风险 | 10%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
人工智能和新技术带来的技术颠覆 | 破坏性风险 | 2% |
重大风险 | 14% | |
中度风险 | 31% | |
最低风险 | 40% | |
无风险 | 13%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
环境破坏和极端天气 | 破坏性风险 | 3% |
重大风险 | 17% | |
中度风险 | 23% | |
最低风险 | 51% | |
无风险 | 6% | |
不确定/不适用 | 0% |
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金融市场
31% 的受访者认为金融市场和外汇波动对其企业的国际扩张或扩张计划构成了破坏性或重大风险。
中国最不关心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 此外,环境破坏对该国的影响也较小。
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哪个是中国企业首选的国际扩张资金来源?
风险资本或私募股权 | 62% |
资本市场(即 IPO) | 51% |
私人投资者(包括高净值人士) | 48% |
员工股权计划 | 40% |
管理层收购 | 34% |
政府资助 | 27% |
债务 | 15% |
众筹 | 9% |
风险资本或私募股权 | 62% |
风险投资资助中型市场中国企业的国际扩张
62%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可能考虑或已经利用风险资本或私募股权来实现国际化发展。 51% 的公司报告称,正在利用/考虑利用资本市场(即 IPO)进行国际扩张。
其他常见的增长资本来源包括
- Private investors (including HNWIs)- 48%
- Employee equity schemes- 40%
- Management buyout- 34%
了解全球税收:C-suite 是否已为全球税收门槛做好准备?
您对管理跨国企业的全球国际税务规则(如转让定价、增值税)的理解有多少把握? | |
---|---|
非常自信:我深入了解全球税收规则及其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 46% |
自信:我很好地掌握了关键原则,能够驾驭常见情况,但在复杂情况下可能会寻求外部指导 | 52% |
不太自信:我对全球税务规则的了解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顾问的指导和分析 | 2% |
中国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税务技能充满信心
在所有受访者中,中国首席执行官了解全球税收规则的能力最高。 他们的信心指数为 98%,近一半的人对了解全球税收规则非常有信心,这是一个乐观的情况。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对中国投资者和企业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我们会优先考虑 ESG | 64% |
我们重视 ESG,但这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 23% |
我们确实/会考虑 ESG 实践,但前提是不影响我们的其他优先事项 | 13% |
中国是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列为优先事项的第一大国
近三分之二的中国企业领导人在进行国际扩张时优先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得分最低的西班牙的四倍多。 这可以与中国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计划结合起来。
人工智能在国际业务运营中的益处
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以下说法:’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在未来两年内在全球业务运营中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 | |
---|---|
非常同意 | 54% |
有点同意 | 37% |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 9% |
中国企业对在全球运营中使用人工智能充满信心
来自美国、巴西、中国、墨西哥或尼日利亚的受访者中没有人表示他们没有做好准备,而中国则是最有信心的前 5 个国家之一。